在工业物联网时代,每秒千万级数据点的写入压力、PB级存储成本、毫秒级响应要求,构成了时序数据管理的“不可能三角”。天谋时序数据库(基于ApacheIoTDB的企业版产品)凭借底层技术的颠覆性突破,不仅破解了这一难题,更以全球性能纪录登顶榜首,成本较前纪录降低57%,成为中国基础软件在国际舞台的里程碑式突破。
一、核心技术自主化:破局工业数据三大痛点
天谋时序数据库的技术基因源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十余年攻关,通过三大核心引擎重构时序数据处理范式:
TsFile列式存储引擎
创新设计设备-物理量-数据块三级存储结构,结合动态编码(Gorilla/RLE)与零值压缩技术,实现20:1无损压缩比,较通用存储格式节省85%空间,彻底解决海量数据存储成本难题。
IoTLSM顺乱序双通道引擎
独创顺序与乱序数据分离处理架构,主存储区处理实时数据,独立缓冲区承接30%网络延迟数据,通过异步重组机制实现千万点/秒高吞吐写入,性能达传统方案3倍以上。
时序AI内生引擎
集成AINode智能分析模块,支持通过SQL指令直接调用时序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功能,实现“一条SQL完成预测分析”,为设备故障预警等场景提供开箱即用的AI能力。
二、性能全球领跑:软硬协同刷新国际标杆
2025年,天谋科技联合浪潮信息打造的IoTDB一体机在TPCx-IoT基准测试中实现每秒2270万条数据处理能力,较原纪录提升60%。
这一成绩标志着天谋时序数据库在吞吐量、查询延迟、成本效益维度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主导标准建设:定义国产时序数据库规范
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基建,天谋科技深度参与《工业数据库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如时序数据库部分的架构设计、性能指标及容灾要求。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权威技术标尺。
四、引领生态进化:从数据管理到智能决策
面对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化浪潮,天谋时序数据库正推动三大范式跃迁:
边缘智能轻量化:内核支持64MB内存设备运行,实现边缘端数据实时过滤与预处理
流式计算一体化:内置事件调度引擎,打通从数据采集到实时分析的全链路闭环
分析决策智能化:通过MCP技术将时序大模型嵌入数据库内核,构建企业专属“数据智能体”
全球工业数据基座的中国答案:从清华实验室的学术成果,到服务国家电网、中核集团等1000余家工业企业的国产重器;从打破国际性能垄断,到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天谋时序数据库的崛起证明:在物联网核心软件领域,中国技术不仅实现自主可控,更以创新架构重新定义全球赛道规则。随着AI与时序数据的深度耦合,这场由中国发端的工业数据革命,正在重构全球智能制造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