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
知识科普

时序数据库国产的有哪些?

在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海量设备产生的时序数据已成为驱动智能决策的核心资源。传统数据库架构难以应对高频写入、长期存储及实时分析的挑战,时序数据库国产化进程由此加速,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正成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一、代表产品与技术体系

  天谋科技IoTDB

  作为全球首个源自中国高校的Apache顶级时序数据库项目,IoTDB的技术根基来自清华大学十余年研究积累。其核心创新包括:

  自研时序专用文件格式TsFile,结合三级压缩技术(死区处理SDT+时序编码+无损压缩层),实现无损压缩比高达20:1,显著降低存储成本;

  分布式架构支持每秒2270万数据点写入,2024年登顶TPCx-IoT全球性能榜单,性能较第二名提升86%,成本降低68%;

  端边云协同能力实现边缘预处理与云端分析无缝衔接,带宽占用降低90%。

  朗坤TrendDB

  聚焦工业场景,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宣称可节省85%计算成本并提升60%运维效率。

  DolphinDB

  在金融领域表现突出,以“流批一体”架构重新定义实时数据处理标准,支持高频交易与复杂定价场景。

  二、国产化核心突破

  性能全球领跑:IoTDB在TPCx-IoT测试中刷新世界纪录,其乱序数据处理效率达竞品4倍以上,攻克50%乱序数据场景下的稳定性难题;

  标准建设主导:天谋科技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工业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时序数据库》制定,推动国产时序数据库标准体系建立;

  学术话语权提升:2025年IoTDB在SIGMOD/ICDE顶会发表6篇论文,覆盖存储压缩(BOS位优化)、查询处理(时序聚类)等方向,标志国产技术获国际学术界认可。

  三、应用领域全景

  时序数据库国产产品已深入关键工业场景:

  能源电力:管理千万级测点数据,支撑实时量测中心亿级/天数据处理;

  航天军工:为朱雀火箭试验提供毫秒级分析,并在北邮卫星实现星-地数据协同;

  智能制造:服务宝武钢铁等超1000家规上企业,构建设备智能运维平台;

  四、生态与信创适配

  开源全球化:IoTDB汇聚30余国开发者,成为Apache基金会中首个中国高校孵化的顶级时序数据库项目;

  全栈兼容:通过工信部信通院可信认证,适配openEuler、龙芯、鲲鹏等40余款国产芯片与系统;

  国产时序数据库已从“技术跟跑”转向“标准引领”。随着《工业数据库规范》实施及政策红利释放,以IoTDB为代表的国产力量,正以性能突破、架构创新、生态开放重塑全球时序数据技术格局。未来五年,国产时序数据库将进一步向“全场景覆盖、全链路智能、全栈自主”演进,为工业4.0时代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数据基座,成为中国基础软件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